自製/覺得這句話也很符合我的想法呢
----------------------------------------------------------
又是篇關於我的日記
很早就想打了,只是好懶(因為要打的內容太多了
這篇日記主要是說關於我的想法,我曾經也發過一篇日記也是講我的想法
不過這次講的又更多了,因為有太多的想法了
那就繼續往下看吧!
先說句話 想法這種東西會隨著你每天遇到/經歷的人事時地物而有所改變
也許一天前你的想法是A或許經過一天發生的人事時地物後你的想法從A變成B都有可能
也許會改也許不會改變
所以這篇寫的想法是目前/現在的我
至於未來的我會不會改變這些想法那就不知道囉!
----------------------------------------------------------------
妳/你覺得怪人的定義是什麼?什麼樣的人才被稱為怪人?
是一群人當中"少數"人比多數人想法不一樣的"少數人"嗎?
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少數人想法和多數人不同就叫怪人嗎?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怎麼樣才叫怪人
有怪人那不就會有正常人?,但正常人的定義又是什麼?
真的有所謂的怪人或正常人?還是說其實根本什麼都不是?
還是說大家都是同樣的人沒有什麼正常不正常之分只是想法不同罷了?
當我了解到自己的想法總跟多數人不同時才意識到這個問題
我對外(面)人(我以外的人)總說我是個怪人,想法跟別人不一樣(因為大家都這麼稱呼的吧)
我對裡(面)人(我自己)總說我只是個想法跟別人不同而已沒什麼區別
不是我不想承認我是怪人,而是我覺得我好像是個怪人但又好像不是
覺得是是因為就好像怪人字面上的意思
不是是因為我不知道到底什麼樣才是怪人,如果我能知道那我就不會對此思考老半天了
說到這裡大家肯定好奇我的想法到底有多麼的不同?
接下來就一一告訴你吧!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我不想使用名牌貨
以前我總認為使用名牌貨的人都是有錢人,因為名牌貨都不便宜所以有錢才買得起
之後我當然就知道只要你錢足夠就能買得起不用管你本身有沒有錢
然而也漸漸知道了通常使用名牌貨的人往往都是被人注意的反而使用不是有牌但不是名牌或根本沒牌的沒人注意
之後就發現其實多數人都是看外表來判定一個人的
這就是現實,雖然大家常說不要以貌取人什麼的但現實真的就是如此
而我並不喜歡用外表判定一個人說難聽點非常討厭,因為帶著各種不平阿
而我不想使用名牌貨的原因並不是討厭名牌貨本身而是名牌貨帶來的感覺
就像使用名牌貨就會自動貼上各種標籤
當我產生這種想法之後反問了自己會使用名牌的原因是什麼?
是因為有品牌?知名度?好用?品質好?做工好?材質好?顯示你的身分地位?炫耀?跟流行?還是其它?
我覺得各種可能性都有,不管是哪種都好對我來說我不相信名牌貨=一切=全部
即使不是名牌貨也有好的可用不是說明牌貨就是一切,但也沒說普通的貨就一定多好多棒什麼的
兩者各有好壞,雖然我不拿名牌貨但我都覺得有好有壞
如果說使用名牌貨的原因是炫耀或顯示身分地位或跟流行什麼的那很抱歉我不喜歡
如果你是在了解之後所選擇這樣的使用理由我沒意見,至少你有了解過麻
順帶一提我也不拿哀鳳的手機至於理由也差不多
想當初我還拿著老舊手機那時候智慧型手機剛崛起
知道哀鳳很貴然後看到有人拿就覺得是有錢人,雖然現在哀鳳依然比他牌還貴但拿的人變多了
我沒有說哀鳳手機不好所以不拿、也沒說因為太貴不拿
但就如同上面提及的你會使用它的原因是?
知名度?好用?耐用?跟流行?炫耀?顯示身分地位?
好用跟耐用這是當然的但扣除這兩個其他的原因我不太能喜歡
就跟不用名牌貨的原因一樣
我可以說我現在不使用這些,就算有人送我我不收
但不代表以後就會使如此,只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是如此
接著要說的例子是主流跟非主流所謂流行與不流行
我是屬於非主流的,不是完全但95%是非主流
以最常見的歌曲跟服裝來說好了
我喜歡歌的類型多數是古風的(這裡不是說語言而是歌曲類型)
我喜歡的服裝風格是蘿莉塔
但這兩種都屬於非主流型的
跟隨流行並沒有什麼不好,但你跟流行的原因又是什麼?
喜歡?好看?耐用?盲目?跟風?其它?
如果是你經過了解並喜歡那當然就沒問題啦!
但如果只是盲目的看到大家都在使用自己也跟著使用完全沒了解那我覺得沒什意義
盲目地跟隨沒有從中去了解什麼的
舉個例子好了
當你看到一群人大排長龍的在排隊,你跟著去排隊了而別人問你在排什麼你卻不知道
當你看到很多人都使用的時候多數人也會跟著去使用
看起來不就像盲目地跟隨嗎?
不過老實說處在非主流的狀態還是有些問題在的
這是我的經驗
228連假前一天跟公司的部門同事約KTV唱歌
在約我之前我沒多想就答應了,雖然和那些同事處的梅說特別要好
但我想難得有機會他們也邀我我就想說那就去好了
結果我答應後才發現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我聽的歌只有日文歌跟中文歌,但這些中文歌98%都是網路歌手所唱的歌
KTV根本不會有,剩下的2%是台灣的流行歌但也沒到流行了大概都是好幾年前甚至是我國小/國中那個年紀的歌了
而我會唱的除了日文就剩下這些網路歌手的歌,但是又不知道怎麼拒絕
所以只好從這2%的流行歌找我會唱的,日文歌即使KTV有但也不見得會有我會唱的歌啊
事後想想我是不是該多練幾首流行歌比較好?
可是我連去聽都不會去聽還要我練習唱?這很難吧
你總不能每次人家約唱歌你就拒絕吧?這樣不是很奇怪嗎?
但我還是要多多練習不然總不能每次都唱那幾首
這是我的經驗跟大家分享
雖然我會聽中文歌但我聽的都是網路歌手所唱的
原唱或翻唱都有,即使有翻唱的歌唱的也是其他網路歌手所唱的
多數都是古風歌較多還有普通的歌
當然還有少數唱真正歌手的歌可是也未必是我喜歡的
說到這我再舉兩個經典例子
最近流行的遊戲"還願"想必沒玩過的人大概都知道吧
因為太火紅了阿,一堆人開始紛紛直播玩還願或是畫圖、cos之類的相關延伸
但這不禁讓我多了一些質疑(我沒有玩但當時整個FB都是還願洗版文XD)
1.是因為本身就很喜歡赤燭製作的遊戲而去玩/了解新推出的?(前一個遊戲叫返校)
2.不是赤燭粉但喜歡還願的設定什麼的而去玩/了解的?
3.喜歡但電腦無法玩所以去看人家直播/畫畫/cos了解故事設定什麼的?
4.純粹跟風?看到什麼紅就跟著一起?
5.為了衝人氣而去玩/畫畫/cos什麼的?
6.其它 也許有讓我出乎意料的答案也說不定呢
大概分這六類吧!
說了一大堆的我並不是要說誰好誰壞
只是就一個95%處在非主流的我單純想了解
總是走在時尚尖端/潮流/主流,在這樣的流行圈裡面的這些人
是什麼原因讓你留在那?
因為我就不是主流派的所以才不懂,所以才想去了解
那麼大家一定會反問我,我又因為什麼而處在非主流裡面?
我就以前面提及的歌還有服裝風格來當說明好了
國小的我幾乎都聽普通的中文歌
當時最紅的5566、蔡依林、羅志祥、七朵花、王心凌、棒棒糖、周杰倫等等
幾乎我都有去聽,不過那時候我也有再聽一些日文歌,不過非常少(約五六年級)
之後升上國中接觸到更多的動漫之後開始慢慢載一堆日文歌來聽(幾乎都是動漫的)
大概在國二之後吧開始慢慢聽了一些不是來自動漫裡面的歌像是V家之類的
然後當我整個陷入日文歌的時候我的中文歌開始慢慢減少了,起初我原本還有在聽的依然還有不過之後新出的歌就沒什麼在聽了
漸漸的連我本來還有在聽的歌也刪了一些了,當時我有mp3隨身聽、手機、電腦(手機不是智慧型的,電腦跟家人一起共用的)
由於mp3、手機、電腦容量都不大能灌的歌有限所以只好慢慢刪除一些歌
然後留下來的歌都剩日文了,中文變沒了
高中有了智慧型手機後買了容量較大的記憶卡(為了能灌更多歌)就開始回憶我以前常愛聽的中文歌
我就把那些載回來了,不過跟當時愛的情況相比還是很少
雖然這段日子都很少聽中文歌不過在外頭總能聽到各式各樣的中文歌
在家裡也會聽到我姊經常放的中文歌
然後慢慢的發現幾乎中文歌都唱愛情類的比較多
雖然我聽的日文歌也許愛情的比例偏高但因為我聽不懂所以沒感覺到什麼
但相對聽得懂的中文來說就會顯得膩了,沒有說愛情類的不好只是覺得有點膩了
因為如此我就很少在接觸中文歌,直到升大學後
我接觸了古風類型的歌,雖然也有很多都是描寫愛情的
但他們聽起來比較文言沒那麼白話所以感覺又更不一樣了
因為接觸一手古風歌後就開始慢慢地往古風的方向去了
也因為如此認識了不少唱古風的網路歌手
也因為這些歌手們讓我愛上了他們唱的歌
這些歌手不只是唱古風還是有唱一般的歌只是古風比例偏高
我雖然愛古風但也因為這些歌手唱其它類型的歌也讓我繼續接觸普通的中文歌,雖然不是每一首都喜歡
但是這些普通歌也未必每首都是在主流裡的,不過以比例來說古風還是最多的
然後自從愛上古風歌後日文歌也就很少再追加新的了因為多數的歌都來自動漫很少追新翻或有看得新翻歌都還好所以就沒新歌
老實說我的日文歌70%都是動漫裡的歌10%來自V家20%來自其他(一般的日文歌非動漫裡的還有nico歌手的)
20%有10%都來自nico歌手(nico96貓佔據一半)
雖然當時是因為中文歌太多愛情類才沒愛上這些流行中文歌
但現在除了愛情終於有點其它的了
比如小清新的風格
比如玖壹壹、頑童等這類的歌手
有國台語夾雜的新主流歌曲,本身就不是主流派的自然不會主動去聽
全都是在外面的店家播放聽來的,不過真的沒聽是對的
因為這些歌手唱的類型也不是我會喜歡的
搖滾、電音、說唱、Rap這類的不是我的菜
雖然歌很紅不過我對於這種真的不是很愛
也許是我無法理解這類型歌的魅力所在吧
然後最近一首很紅的歌"我的新衣"這首歌
當時聽到這首歌的時候(好像是聽我姊再放)
我聽到的時候是中間有段戲腔的部分
覺得哇!這個戲腔我喜歡(我很喜歡戲腔
然後後來我就沒再仔細聽了
之後去了KTV同事點了這首(當時我不知道歌名叫什麼)
然後一聽前奏覺得哇!前奏好棒(內心OS
然後我就繼續聽,結果歌詞一下我整個幻想破滅(太誇裝了啦)
因為前奏很中國風麻所以我以為是我想像中的那樣
結果是說唱型的,然後我繼續聽,聽到了那段戲腔才知道原來就是這首
這首歌的確是蠻洗腦的沒錯,不過整首歌我喜歡的只有濃濃中國風的前奏跟戲腔而以
其他的我覺得還好
雖然這樣的組合是很不錯,只是我喜歡的就那麼一點XD
不過不光只是中文,每種歌都有他們屬於的流行歌
只是我說的是大方向,這裡沒提到韓文歌是因為我完全沒接觸所以就不提了
不過沒接觸的理由也差不多啦
簡單來說就是愛上日文跟古風歌之後就回不去了
因為在接觸這些歌之後再回過去聽一般的流行歌感覺就會不一樣了
也不是說我喜歡很文言之類的歌詞也沒說不喜歡很白話的歌詞
其實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表達
大概就是白話的愛情歌詞跟說唱/RAP這類的曲風是我不愛的
接著是關於服裝
大學以前我幾乎都是媽媽買什麼我就穿什麼/或媽媽推薦買什麼我就穿什麼沒什麼個人穿搭跟想法
之後升上大學偶然在網路上看見蘿莉塔風格的服裝
覺得好美、好漂亮、好可愛
所以嘗試去買了比較減班的基本款來穿
然後一穿就愛上了,於是我就找到了我喜歡的穿搭風格
雖然老是被媽媽說很像小孩子穿的
我已經不知道爭辯多少次了,我就說才不是像小孩子
反正辯到最後我累了也懶得繼續辯了
我難得到大學才找到我喜歡的穿搭風格
不然以前都是買什麼穿什麼
在那之後我開始喜歡比較花俏的服裝(也不是說很花俏就是有很多花樣或圖案)
就像蘿莉塔會有的蕾絲、小熊、兔子、花等等之類的圖案
也因此我漸漸對現在流行的簡單、樸素、乾淨的服裝不在喜歡了(我也沒認真喜歡過就是了)
就是在外面服飾店看一看就覺得都不好看(我個人覺得)
覺得都太樸素、太簡單了,然後就希望能有多些花樣
不是那種整個滿版都是圖案的那種啦,那種我也無法XD
順帶一提我喜歡穿裙子/佯裝勝過穿褲子喔(喜歡短裙,長裙還好)
我可以只有五件庫子但不能沒有十件的裙子/佯裝(只是舉例表示裙子/洋裝的比例偏高)
因為我愛這些所以對裙子或洋裝穿搭有些我不能接受的事情
我最常看到裙子配上運動鞋(不是運動員穿的服裝)
我真的沒辦法接受這樣的搭配
然後更不行的是裙子穿拖鞋(有根的看起還來還好)
可是一般夾腳拖跟一般平底拖鞋我實在無法
超級不行的就是穿完整的ol套裝結果配一雙運動鞋
天哪這個我真的無法啦,雖然對方也許有他的考量不過第一眼看到我就不行了
我自己不能接受這樣的搭配,所以我是絕對不會那搭配出門的(我的審美觀很奇特吧XD
然後我開始思考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會無法接受這樣的穿搭?
也只能從我的經歷去推測了,因為老實說我也不知道原因阿
這種穿搭也許是我以前看過或著是最近幾年才流行?
如果是以前就看過那我應該不會再現在才覺得奇怪
估計是以前總是看到別人穿搭美美的所以才覺得現在這樣搭配很怪
或著是我愛上LO裝之後吧,因為LO裝講求的跟一般穿搭有些不同所以大概是愛上LO裝看過整套的搭配之後吧
這是我的推測,也只有這兩種比較能成為我無法接受裙子配運動鞋/拖鞋這種搭配的原因吧!
說道女生穿搭就會聯想到整體的打扮了,也少不了化妝
接下來要說的就是關於化妝這件事
我是因為玩COS所以才接觸化妝的,但只化COS妝而已
老實說我不會想在非COS外的時候化妝
要問我原因很簡單不外乎就是懶跟麻煩
不過這兩個不是主要原因,因為大家都會覺得化妝很麻煩很懶的化妝XD
主要原因其二是因為皮膚的問題,比較敏感容易因季節交替什麼的鼻子容易紅或冒痘痘
但這個原因只排第二,排第一的主要原因是"為什麼一定要化妝?"
很多人說化妝是一種禮貌,可我卻反過來思考難道不化妝就不禮貌?
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一定要化妝?
知道化妝是種禮貌是種尊重可是我卻不覺得化妝就代表所有
對我來說只要打扮不邋遢、臉部乾淨、頭髮整理整齊不也是種禮貌?
知道化妝是修飾自己不完美的地方
明明都知道,可是我卻還在思考為什麼
該說是一直在思考為什麼倒不如說我不明白
舉個例子好了
前陣子我在FB的某匿名粉專看到有人發文說他去參加一個活動好像是蘿莉塔茶會的樣子(我有點忘了)
然後發文的人他穿上LO裝去參加可是沒化妝然後就被其他幾個人罵(忘記罵什麼)反正就是說沒化妝怎樣怎樣的
我看了覺得黑人問號? 誰說穿LO裝就一定要化妝?雖然說穿LO裝化妝的確整體來說很完美
但,不化妝就不行?誰說?誰規定的?不是因為自己也穿LO裝也不化妝所以才這麼認為的
別說是LO裝了不管穿什麼服裝沒人規定一定要化妝阿,覺得罵人的人真的很不尊重別人
基於"為什麼一定要化妝?"這點所以我才沒那麼想化妝吧
雖然我知道化妝的確確可以讓我變得漂亮、好看不過我還是想呈現最真實的自己
說道這就要提一下一句座右銘那是我自己的座右銘跟上述的有一點點相關
那是我國中看完守護甜心這部動畫之後產生的,因為女主角亞夢而讓我產生了這句我自己的座右銘
直到至今它依然還是我的座右銘
"做我自己最真實,不做別人只做自己,不做虛假只做真實"
因為這句而改變了我許多也有許多不一樣的想法
所謂不做別人只做自己代表我就是我,我有我的想法、我有我的一切我不是別人
所謂不做虛假只做真實代表我是什麼樣子就什麼樣子我不會過度包裝自己、不會過度或刻意掩飾自己只會讓別人看到最真實的自己而不是被包裝過的
我想我不化妝的原因大概也是從這裡延伸的吧
因為化妝前後是有差別的,雖然說化妝前後都還是你自己
不過我認為素顏才是最真實的自己才是最能夠把你的一切完整呈現
不論好或壞那都是你自己,永遠只想呈現好的?恐怕很難吧
雖然我人長的沒像其他人一樣好看、臉上又有一些痘疤還有鼻子些微紅腫
以前比較嚴重的時候還會覺得自己長得醜不想自拍什麼的
現在好很多了所以變得有自信了
臉上長痘痘什麼的那又如何?
有在改善自然就會好,不要因此而自暴自棄了
我連自拍的時候很少使用附有修圖的相機APP
基本美顏這種的也很少使用
雖然用了的確很有效果很美,可是當我再上傳到FB或IG時就會覺得這樣看起來不像我
因為把痘疤什麼的修飾掉了感覺就不像我了覺得很怪(除非我本身就有用遮瑕之類的修飾)
雖然有陣子也有在使用類似的APP(我用氧氣相機)
不過現在很少使用了,就連OPPO本身系統相機的美顏功能我也很少再用了
化妝也是一樣的我會覺得化了妝就不像是我自己了,所以我希望能不化妝就不化妝呈現最真實的自己
我不化妝的主要原因是從我的座右銘去推測的,要是我能明確知道原因我就不用思考這麼久了XD
再來就是要說最近幾年一直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所謂普通跟不普通的定義是什麼?一般跟不一般的定義是什麼?正常跟不正常的定義是什麼?通常跟不通常的定義又是什麼?
以前的話還能找幾個例子來解釋跟說明,但現在我卻覺得要說明是件很難的事
之所以會思考這個之所以覺得解釋很難是因為一句話
那是在我看的漫畫通靈童子裡面男主角曾說過的一句話(因為我是用手機看得所以翻譯跟台灣翻得不一樣但我喜歡漢化版翻譯的)
"不管做什麼事情,必定有人贊成有人反對,因為大家重視的東西都有所不同。
而且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可以隨意給它加上好或不好的理由。
所以若果一定要分清正義和罪惡的行為,反而有問題呢。
因此重要的是由心去決定"
就因為這句話而改變了我許多的想法和部分觀念
不論什麼事情沒有一定的對錯之分也許有些人覺得對有些人就覺得不對
比如說一個是為了保護被家暴的媽媽而失手殺了爸爸的孩子跟一個為了缺錢花用跟父母要不成錢而失手殺了父母的孩子
兩者都是孩子殺了父母但意義就不同了,有些人就是覺得不管怎麼樣殺人就是不對的管你有什麼理由,而有些人則會看事件去決定什麼是好/對或壞/錯
若要以此範例去分清什麼是好跟壞就如同那句戶說的一樣反而有問題呢,因為每個人所想的不同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添加好或壞的理由阿
有些人覺得保護媽媽而失手殺爸爸的孩子是出自於保護而並非本意這不算是錯,對於要不到錢而失手殺父母的孩子就會覺得不肖是錯的
有些人則認為不管怎麼樣殺人就是殺人就是不對的行為管你什麼原因都會覺得是錯的
所以很難說什麼是絕對的
就因為這句話讓我開始去帶入很多事情然後去思考
以前總會覺得一定就是那樣或這樣的,也因為這句話而讓現在的我覺得沒有一定的答案
回歸主題,所謂普通跟不普通的定義是什麼?一般跟不一般的定義是什麼?正常跟不正常的定義是什麼?通常跟不通常的定義又是什麼?
多數人都會用正常來說或一般來說來敘述某個事情
舉個例子:正常來說男孩子喜歡玩汽車或機器人喜歡藍色跟帥氣的東西,女孩子喜歡玩洋娃娃或芭比娃娃喜歡粉色跟可愛的東西
以前的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當我帶入那句話之後去思考就會發現為什麼惠是正常來說呢?
雖然說大多數=正常,可是將兩者對調之後難道就不正常?
舉例:玩洋娃娃的男生跟玩汽車的女生就不正常?
舉例:喜歡粉色的男生跟喜歡藍色的女生就不正常?
舉例:男生喜歡女生的事物就很娘?女生喜歡男生的事物就很陽剛?
總感覺不正常就好像是在說一個人有問題似的
可是為什麼這樣叫有問題?也許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兒女喜歡的可能剛好是相反的(舉例:玩洋娃娃的男生跟玩汽車的女生)然後就會覺得不正常
但是誰規定男生/女生就該做什麼喜歡什麼玩什麼嗎?雖然全部賣玩具的廣告真的就是依照類型去找人代言(洋娃娃找女生/汽車找男生)
不過仔細去想既然沒有人規定那就不叫不正常阿,說到這我也順便說一下我不喜歡用這樣類似的觀點去判定一個人
最常見的就是:男生喜歡女生的事物就很娘?
男生只要怕小強、喜歡玩芭比娃娃/洋娃娃等/喜歡粉色或可愛的東西/喜歡穿女裝/愛哭/一些女生的小動作之類的就一定會被說娘砲/娘娘腔
其實我不懂為什麼做這些事就會當成娘? 娘不是指女生嗎?那反過來說女生就一定會喜歡這些事物嗎?
我知道在這裡娘是用來形容男生就像女生一樣,可是這些事物未必女生都會喜歡阿
別跟我說通常這種詞,現在的女生喜歡的也多不喜歡的也多已經是各占一半了並沒有喜歡的比例偏高這種啦
真不懂到底是接觸到什麼或接觸什麼樣的教育才會形成這種想法或觀念
也許是以前的人這麼認為的所以就繼續沿用繼續說
不過我想在未來教育會更開放不會再那麼死板了吧,不然說真的這種想法已定型了真的蠻混亂的
就像現在的我在思考一樣
再舉個例子
近幾年一直在討論的同性這個話題
對於支持者來說是正常的但對於反同來說是不正常的
這個問題就和前面提到男女喜歡的事物是一樣的道理
為什麼同性就是不正常的?誰說一定就是異性?
同性到底哪裡不正常?哪裡有問題?
綜合以上所提及的,所謂正常/一般/普通/通常跟加上不之後的相反詞到底他們的定義是什麼?
即使你告訴我教育部辭典所說的解釋但這種解釋真的很難套用在諸多事件上,因為真的會不懂啊
舉了這麼多例子就是要說明這些詞要區分是很難的
這大概是我近期不斷在思考的問題,但是思考了很久估計有一年吧(我也忘了)仍舊沒答案
因為我想很多事情根本沒有所謂的答案吧!
回歸本日記的主題"是怪人?還是只是比較不一樣而已?"
說到最後我仍舊無法判定我究竟是怪人還是只是看事物的角度不同?
我曾說過一句話,這句話是我之前構想一部小說的名言(大概)
"我不是異教徒、更不是異類,我只是看東西的角部度不同罷了"
說到這句就要先說說關於這個小說的內容
書名叫異教徒
是在講述在一個國家裡當所有的人民想法都一致的時候唯獨一名少年他的想法總是跟別人不同,所有人都覺得是A但少年就認為是B(當時少年才12歲)
大家的想法都一致認為是什麼就是什麼缺乏個人主見
因為想法每一次都和其他人不同所以被當成怪人,不管誰都把他當怪人甚至不喜歡他就連他的家人也是
在那段被當怪人的日子裡大家都稱他為異教徒,因為大家都認為只有他是異類被獨立出來的某種教所以才被稱為異教徒
因為在那個國家裡所有人民的想法都一致所以不會因為理念不同而就建立不同的教什麼的,所以那名少年被大家稱為是異教徒
少年覺得這個國家病了,想要拯救這樣的國家於是想盡辦法要試著改變人民的想法,這就像是場長期抗戰一樣,少年只有一個人孤軍奮戰要面臨國家那麼多人民
原本他一度也想放棄就乾脆也跟那些人一樣不要多思考不要多想他們說什麼就是什麼,可是當每一次正要放棄的時候總會在他面前出現會讓他思考的問題
當要思考時他的答案肯定和別人不一樣,所以他無法忍受這樣的事情,所以決定繼續奮鬥下去即使只有他一個人也好
努力奮戰多年終於讓一些人改變了想法,而這些改變的人也為了繼續讓更多人改變而協助這名少年,即使無法所有人都改變但能改變多少就多少
少年最先希望改變的人是掌管整個國家的領導人(總統)因為他是最具引響力的人只要他能改變大家也就能跟著改變
但少年並不奢望所有人都能改變因為每個人的想法都有所不同有些仍然堅持有些則意識到不對了而去改變,少年只是想要傳達一件事情
"我不是異教徒、更不是異類,我只是看東西的角部度不同罷了",原本以為可以很順利的改變但事情並沒如他所願
之後領導人發覺這名少年帶頭做出領導人認為違反國家身為人民該有的行為,於是想盡辦法逮捕他因為協助少年的人逐漸增加而這些人成了保護少年的騎士
怎麼樣也逮捕不到少年的領導人怒了所以決定親自出馬
因為做出了令領導人不滿的事情(領導人認為違反國家身為人民該有的行為)於是逮到機會將少年給槍殺了
當時少年才年僅18歲而已,因為領導人這麼一個動作再加上這名少年所要傳達的訊息才讓所有的人民真正覺醒
可惜的是少年已死了,之後人民把那一天訂為一個很重要的日子是一個改變人民很重要的日子
自那之後人民才開始各有各的想法,即便會因此產生爭吵搞得不和平那也沒關係,那是因為大家也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不再盲目跟隨或沒去思考就一口認定某件事情。
大概就是這樣的一個內容
裡面提及的"我不是異教徒、更不是異類,我只是看東西的角部度不同罷了"這句話
也是我之前在思考的,有時候我總認為自己不是異類就只是看東西的角度不同
可是卻又覺得自己就像個異類一樣就很矛盾
就和本日記的主題一樣
雖然每天不斷思考、雖然很矛盾但我還是會繼續思考下去的
即使沒有答案也要繼續思考,所謂有研究家的精神? XD
然而我忽然發現了不論是我的想法或著我的思考或著喜歡的事物真的全部都很怪
果然我是個怪人,哈哈
最後要說的是
也許我在文中所表達/敘述的可能過於直接/直白但這就是我所想要表達的,我不想說的含糊不清或是帶著一點想像的空間
因為我就是希望能明確的表達我的想法,不想讓別人覺得你對此事物還好/還可以這種模凌兩可的觀點,所以如果有哪邊覺得文字敘述不好的地方歡迎跟我說
如果日後還有新增其他的想法再來開新的文發,然後先預告一下~我下一篇的日記也是要講怪,但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怪是對於某個行為的怪
謝謝大家的閱讀!